资深旧物控的家,新房装成70年代“赤贫风”,很想住一次
深断舍离人士的家,边买边扔,让人大呼过瘾。但你有没有见过资深“旧物控”的家?不爱丢东西,偏爱老物件,还特地把别人家不要的废品买回家中。
这位女屋主就是一名资深旧物控,老物件对她而言,带有时间沉淀下来的生活记忆和文艺气息,她认为,人对物的依恋本身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之一。专门把新房装成70年代“赤贫风”。
为此,她把别人看来是“破烂儿”的旧物,悉数堆放在家里,配合刻意做旧的装修风格,让全屋成为了“赤贫风”。呈现一种“看似落魄,又不失格调”的感觉,这一举动让她的家爆红网络。很多网友都说,很想体验一次住在这里的感觉!
是不是很好奇她家到底“长啥样”?走,一起看看你和她是不是同款屋主!
屋内实景
斑驳的水泥墙面,刻意用仿水泥艺术涂料涂刷,打造一种未经雕琢的建筑天然肌理。电线直接走明线,用镀锌钢管包裹,营造一种工业复古气息。
▲客厅玄关
瞬间就让我联想到了70年代人们家中普遍不富裕的居家场景,而屋主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
做旧的玄关大门,从这个视角可以看到左侧的矮柜,采用了开放式柜体+布艺暖帘的设计,打造了一个玄关换衣区,家人喜爱的日常配饰,零碎小物都会集中收纳在此处,一旁有全身镜,整理仪容很方便。
这里才是进屋的第一视角,做旧的棕色大门隔开了入户区域和客厅玄关区域,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缓冲。一个宽敞的门厅区,左侧有换鞋凳,右侧靠近窗户有置衣架,正面则是一整面墙的定制鞋柜。
灰调的擦色鞋柜门板,本身就有复古气息,又在上面印上了斑驳的字母图案,更显做旧效果。地面铺设水泥自流平,用到了一些废旧的织物在上面映出图案,最后再喷涂清漆,使其光滑耐脏。
推开玄关门看客厅,大量旧物有一种自然无修饰的感觉。
就像是看两幅人像,一幅加了美颜滤镜,一幅是原图,原图给人的感觉更为真实接地气。宛若这个家呈现出的烟火气息和年代气息。
▲客厅
屋顶没有做任何遮挡设计,直接在原来的建筑基础下做了清灰适当磨边,随之涂刷乳胶漆,打造一种做旧的斑驳感,虽然是新房,但感觉这家人已经在此生活了几十年,要的就是这种范儿。
客厅阳台打通了,地面用实木板打造了一个地台设计,以此打造出一个晒太阳的慵懒休闲区,复古的折叠椅,藤编的懒人沙发等家具,真材实料,环保耐看,让人感觉自然温馨。点缀绿植后,整个空间散发着无穷魅力。
家中很多布艺物品都来自女主人手工缝制,利用各种废旧织物上的图案,裁剪下来拼接在抱枕上或者一些窗帘上。在别人看都是“破烂儿”,对屋主一家人而言,却都是“宝藏”。
屋内光源尽可能都采用色温偏高的暖光灯,会烘托氛围,营造更为温馨的居家场面。
▲办公区
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学习,所以客厅舍弃了沙发墙,打造成了一组办公区,女主人可以在这里做手工,偶然也可以在这里辅导孩子学习。
▲卧室门口玄关
▲餐厅
餐厅背景墙,用到了水泥涂料和清漆,做了墙面上下分层处理。
整体效果乍一看显得很破旧,但仔细看确实充满了生活气息。家的气息很浓烈,在这里,一家人超有安全感。
▲收纳小推车
宜家最经典的收纳推车,从屋主还没结婚的时候就开始使用,现在看也是老物件了,表面的油漆已经脱落,于是她用溶解油漆的涂料,二次加工打造出了这种擦色肌理感,更显斑驳做旧效果。
餐厅到处都是杂物,收纳却能井井有条,女主人总是能从众多杂物中随时找到想要的物品。
▲厨房
厨房和餐厅整体形成餐厨一体化格局,主要也是由一家人的饮食习惯而定,少油烟,少爆炒,所以不必担心卫生打扫的问题。
利用铜制灯罩和废旧钢管打造的餐厅吊灯,装饰了松果和植物标本,充满自然气息。
▲办公区
专门拿出一个房间打造办公区,设置了三台电脑桌,一家三口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子娱乐区和工作区,中间用旧桌子打造了一组水吧台,常备凉白开或各种饮品,随手存取十分方便。
▲儿童学习区
▲卫生间
做了两分离设计,马桶区和洗漱区在一起,单独隔开了沐浴区,这样打扫更方便,同时减少潮气。
旧物复古情怀,贯穿全屋,甚至连卫生间的小层板,小镜框都要拥有做旧的感觉,可以说女主人真的是资深旧物控了。
▲浴室
▲主卧室
女主人自述
女主人的工作其实是一名手工创意设计师。分享到最后,看了她家的居家场景,可能会有一些读者会评论一些贬义内容,别着急,让我们先来看看女主人的初衷:
我认为这样的家是非常环保的,回收旧物的初衷,除了个人喜好和职业因素外,通过把废弃旧物通过添加设计来创造新的用途,不仅节约了地球资源,还丰富了生活。
▲用废旧牛仔裤做的背包
从美学角度看,做旧本身也是一种小众美学,利用旧物展开新的设计创意,环保且可持续。这本身也是一种“日常艺术”,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收集旧物并改造它,让其成为颇具纪念意义和独一无二的物品,从而“变废为宝”。
看了她的家,你是否有很多话想留言在评论区呢?畅所欲言吧,感谢阅读!
